我国高等医学教学目前仍然采用主流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即以学科为中心,形成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个相互独立的阶段。在医学基础课的前期,主要学习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科知识,这些知识比较直观,相互间关联少,后期以生理学为代表的机能学科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如果在教学方法上不加以改进,势必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专业基础打不牢,到了临床学习和实习阶段,不能很好地理解临床知识,造成基础临床严重脱节,非常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进行具体化、可视化的思维方法。思维导图及类似的学习方法现已广泛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学效果良好,广受师生欢迎[1]。为此,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生理学的“教”与“学”中,借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其自主学习潜能,促使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乃至临床医疗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理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以解剖学和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生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及其规律,同时又是药理学、诊断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与形态学科相比,生理学具有复杂抽象、理论性和逻辑关系强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生命的逻辑学”[2]。传统生理学多根据课本直接灌输式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普遍反映记忆和理解比较困难,知识难以内化,到后期学习临床课程时已基本遗忘,不利于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衔接。要想发挥生理学的桥梁纽带作用,教师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整体结构框架上掌握生理学,才能使学生逻辑清晰,思维开阔,切实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正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思维工具,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人托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又称心智导图,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高效图形思维工具,即用直观的逻辑组织关系图取代枯燥繁杂的文字信息,有助于理解和记忆[3]。思维导图利用图式、提供关键词及相关线索,简洁地再现大脑思维的过程,它根据不同个体的思维和记忆特点,通过对比、联想、归纳、总结等方式,展现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加深个体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基于斯佩里左右脑的分工理论而绘制,即左脑主要负责控制思维推理、逻辑结构及文字分析等功能,右脑侧重图像、色彩以及空间等功能,通过图文并重的方法,利用符号、线条等方式,展示不同主题间的隶属和层级关系。可以说,构建思维导图,就是大脑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当有益[4]。
三、思维导图在生理学“教”中的应用
备课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备课时使用思维导图,将教学过程可视化,相当于课前演练,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做到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课堂效率。备课时,以思维导图展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繁杂的调节机制,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和结构,帮助其理顺教学思路。例如,讲解细胞生物电这一内容时,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以“膜电位”为中心点,将相关内容进行“横向关联”,即一级分支,如右图所示。即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根据施加到细胞上的刺激强度,将细胞产生的膜电位变化“横向关联”至动作电位(刺激强度≧阈刺激)和局部电位(刺激强度<阈刺激)。在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知识点上,可以将与其相关的内容,如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如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阈电位、阈值、阈刺激、兴奋性等)、形成机制、特点、传导机制等进行“纵向延伸”,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差异。这样既能将一个知识点进行“横向关联”,又能进行“纵向延伸”,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整个细胞生物电的内容梳理出来,层次清晰,系统性强。显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实现引导—发现式的良好教学互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能够紧跟教师节奏,不断思索、归纳和总结,首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章节排列以及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其次对重难点理解透彻,实现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四、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能明确展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把握知识框架结构,然后根据教师讲解,对思维导图进行针对性的扩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授课时利用思维导图还可进行课外知识扩充,将科研、临床等相关知识进行关联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课后复习时,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框架回忆所学内容,查漏补缺,还可以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关联。比如,学习心肌细胞生物电时,可以将其与神经细胞的生物电进行纵向关联,比较不同细胞生物电的离子基础、特点、生理学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0/062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