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医内科学的教与学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的临床主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在教学工作中,常发现年轻教师“满堂灌”教学,而学生则上课点头附和,看病抓头皱眉,甚者连基本的辨证论治都未掌握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的临床主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在教学工作中,常发现年轻教师“满堂灌”教学,而学生则上课点头附和,看病抓头皱眉,甚者连基本的辨证论治都未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加强学生中医专业基础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对中医内科学的教与学提出以下见解。

1 教

1.1 教什么

1.1.1 基础知识 在校学生常“学一门,丢一门”,基础知识不牢固,甚至一问三不知。因此,首先在教各论之前应监督学生把中医基础课程记熟掌握好,其次要学生糅合基础知识。如痰湿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还与气的运行、阳气的蒸腾等关系密切,另肺脾肾三脏之间还相互影响,导致痰湿生成或加剧。

1.1.2 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个人在从事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个性化能力。

1.1.3 实践技巧 实践技巧是实际工作中细节处理的工作经验,它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时效作用。如合理的问诊技巧能提高疾病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避免了冗长烦琐的谈话。

1.2 怎么教

1.2.1 基础细讲常提 上课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教学中要反复提,加强学生记忆。教学掌握好“三度”检查,如通过默写、朗读、背诵等方式检查基础知识熟悉度;如通过给予证候分析、病机转化分析、预后分析、选方用药分析等练习检查知识掌握度;通过经典理论、各家学说、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课外阅读心得体会检查知识广度。

1.2.2 临床多想多做 根据任务教学法的观点,认为人在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中可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就是最佳的方法。在大多数学校缺乏临床资源的情况下,通过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多想多做。

1.2.3 实践长驻常做 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长驻病室,尽可能避免错过任何一次接诊治疗的机会。学生采取预接诊制,即让学生在病室门口登记预约患者,与此同时学生先接诊并完成病历书写及提出治疗方案,然后再由指导医师接诊患者带教。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足够的实践,提高应急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2 学

2.1 学什么

2.1.1 病因病机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核心 病因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的内在原因,是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灵魂。临床疾病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只有系统地掌握了病因病机才能保证诊治思维的客观性、逻辑性、科学性和个体性。

2.1.2 处方用药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应用 处方用药的优劣决定着治疗效果,细微的差别甚至可以影响到有效与否。如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配比应为6∶1,比例不符则治疗效果差。再者不同脏腑的热证用药也不相同,如肺热用黄芩、栀子、地骨皮、桑白皮等,肝经热用夏枯草、龙胆草、柴胡等。这些用药经验是治疗的精髓部分,是临证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现今环境社会发生了改变,一些药物的种植、采摘、加工炮制等也有了新的变化,导致部分药物性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学生在前人的经典著作中吸取用药经验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去摸索药物的特性,提高个人用药水平。

2.2 怎么学

2.2.1 熟基础 包括熟记与熟悉知识联系。记忆需讲究方法。根据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原理,反复记忆可使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故需要每日巩固,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2.2.2 懂要点 每种疾病都会有一些知识要点,只有把握了要点,再结合共同点就可以基本掌握该疾病。如喘证与哮病,两者都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言,哮指声响言;又如气滞、瘀血、痰饮等致病因素,既可以引起眩晕,也可以导致痛证、心悸、中风、虚劳等,不同的病位就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掌握好要点,就能快速地掌握每个病证。

2.2.3 敢运用 古人云,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是使用,学而不用则废。利用身边的资源如亲人、朋友、同学、邻居等去练习临诊、治疗。治愈后找出不足,未治愈后要找原因,不以一次失败的诊治而放弃后来的机会,大胆去尝试,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的临床主干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在教学工作中,常发现年轻教师“满堂灌”教学,而学生则上课点头附和,看病抓头皱眉,甚者连基本的辨证论治都未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加强学生中医专业基础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对中医内科学的教与学提出以下见解。1 教1.1 教什么1.1.1 基础知识 在校学生常“学一门,丢一门”,基础知识不牢固,甚至一问三不知。因此,首先在教各论之前应监督学生把中医基础课程记熟掌握好,其次要学生糅合基础知识。如痰湿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还与气的运行、阳气的蒸腾等关系密切,另肺脾肾三脏之间还相互影响,导致痰湿生成或加?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个人在从事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实践技巧 实践技巧是实际工作中细节处理的工作经验,它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时效作用。如合?怎么教1.2.1 基础细讲常提 上课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教学中要反复提,加强学生记忆。教学掌握好“三度”检查,如通过默写、朗读、背诵等方式检查基础知识熟悉度;如通过给予证候分析、病机转化分析、预后分析、选方用药分析等练习检查知识掌握度;通过经典理论、各家学说、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临床多想多做 根据任务教学法的观点,认为人在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中可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就是最佳的方法。在大多数学校缺乏临床资源的情况下,通过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实践长驻常做 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长驻病室,尽可能避免错过任何一次接诊治疗的机会。学生采取预接诊制,即让学生在病室门口登记预约患者,与此同时学生先接诊并完成病历书写及提出治疗方案,然后再由指导医师接诊患者带教。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足够的实践,提高应急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2 学2.1 学什么2.1.1 病因病机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核心 病因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的内在原因,是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灵魂。临床疾病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只有系统地掌握了病因病机才能保证诊治思维的客观性、逻辑性、?处方用药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应用 处方用药的优劣决定着治疗效果,细微的差别甚至可以影响到有效与否。如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配比应为6∶1,比例不符则治疗效果差。再者不同脏腑的热证用药也不相同,如肺热用黄芩、栀子、地骨皮、桑白皮等,肝经热用夏枯草、龙胆草、柴胡等。这些用药经验是治疗的精髓部分,是临证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现今环境社会发生了改变,一些药物的种植、采摘、加工炮制等也有了新的变化,导致部分药物性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学生在前人的经典著作中吸取用药经验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去摸索药物的特性,提高个人用药水平 怎么学2.2.1 熟基础 包括熟记与熟悉知识联系。记忆需讲究方法。根据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原理,反复记忆可使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故需要每日巩固,进而做到 懂要点 每种疾病都会有一些知识要点,只有把握了要点,再结合共同点就可以基本掌握该疾病。如喘证与哮病,两者都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言,哮指声响言;又如气滞、瘀血、痰饮等致病因素,既可以引起眩晕,也可以导致痛证、心悸、中风、虚劳等,不同的病位就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掌握好要点,就能快速地掌握每 敢运用 古人云,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是使用,学而不用则废。利用身边的资源如亲人、朋友、同学、邻居等去练习临诊、治疗。治愈后找出不足,未治愈后要找原因,不以一次失败的诊治而放弃后来的机会,大胆去尝试,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0/0713/370.html

上一篇:基于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新模式的人体解剖
下一篇:“归纳与演绎”思维方式在生理学教与学中的具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