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市场上最新引进的外国钢琴基础教材当属2012年推出的《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这套原名为《钢琴之旅》(Piano Adventrues)的美国钢琴教程由南茜·菲伯尔和兰德尔·菲伯尔编著,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出版。随着不断宣传和推广,这套教程在国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大家广为了解和使用。它不但具有现代美国钢琴教程的多级多册、精美色彩与配图、螺旋式教学模式、全面的学习与发展等多重特点,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过程和内容,并以学生为教育核心,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现代钢琴教程虽然对于钢琴学习中的各种知识和内容都有更为全面的涉及,对教学内容和顺序有着精心的编排和考虑,但无法涵盖钢琴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通常教程中的乐曲和练习是其核心内容,而关于如何演奏和学习它们的指导性文字内容则占很少比例,甚至可能是完全缺失的。因此在实际的使用中,是否能通过练习一首乐曲掌握教程创编者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步骤是否准确、合理、充实,完全取决于教程的使用者,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则在这方面迈进了一步,加入更多的文字内容,更仔细地控制实际教学中的具体环节和内容,从而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例如,教程第1级课程和乐理分册第一首《小公鸡啄米》的“练习步骤”中指示:让老师先示范节奏、学生模仿,再让学生打节奏、老师模仿,最后学生演奏乐曲……由此可见,这与其说是一个学生练习的步骤,不如说是一个课堂教学步骤更为恰当。在之后教程里频繁出现的“老师先做示范”“教师伴奏”等字样,以及大量对老师和学生的提示、问题和活动,都是在精细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以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
钢琴的学习和演奏离不开教师的实际示范和指导,所以钢琴教程在涉及具体弹奏方法和技巧时通常比较笼统。例如,在弹奏一个音符时,具体运用哪些身体部位,以何种方式和程度弹奏,钢琴教程中一般很少提及。毕竟乐谱和教程只是记录音符和概念的符号和文字,其本身没有任何声音及其演奏方式的可直接参照性。因此,经验不足的教师和学生就会忽略或错误地运用不同弹奏方法和技巧。《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在演奏技巧和方法上给出了更明确的指导和建议,在技巧和演奏分册中首先归纳核心技巧,再给出具体的练习方法。例如在教程第1级技巧和演奏分册的开头,就介绍了钢琴技巧的五个技巧秘诀:“良好的坐姿”“圆圆的手形”“指尖的稳固有力”“手臂的重量”“正确的大指位置”。之后的乐曲和练习都围绕着这些核心技巧展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获得正确的弹奏方法。特别是手臂的重量学习,通过形象的“大猩猩手臂”训练让学生获得在钢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通过重量来弹奏的方法。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如何做,而学生常常不用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则设计了多个环节,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绿色三角形图标的“动动脑”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分析所弹乐曲的音型或结构特征,或用不同的音、力度、速度、指法、顺序演奏同一首乐曲,等等。黄色三角图标的“试试看”则是更具挑战的尝试或培养听辨与合作能力等。在整个文字语句的呈现中,《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更多地使用了疑问句,避免告诫、命令、禁止式词语,用祈使句来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辨别与尝试。比如“手指在演奏时保持平稳”“用双手演奏”“画出同样音形”就变成了“手指在演奏时能保持平稳吗?”“能用双手演奏吗?”“能找出同样的音型吗?”在介绍完五线谱之后,每首乐曲开头频繁出现的指法填空,不但让学生去思考乐曲的合理指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演奏前做好准备的习惯。
良好的钢琴演奏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也通过提出问题去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想象力。如第2级技巧和演奏分册的《小野马》,先让学生倾听老师的演奏中是否有音乐的画面感,然后通过思考“跳音的地方像不像‘嗒嗒’的马蹄声?”“连奏的地方像不像马儿在翻越一座座山丘?”“乐曲的结尾像不像马儿消失在夜色之中?”等问题来唤起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联想,从而能更形象生动地演奏乐曲。
良好的钢琴演奏更离不开对声音的倾听和辨别,而读谱学习乐曲的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形成视觉刺激带动手指演奏的模式,即看到乐谱上音乐符号的反应,是在钢琴上弹奏对应的音,而没有听觉的参与。因此,钢琴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辨能力训练就尤为重要。教程除了在“动动脑”和“试试看”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听觉外,还专门有“听觉训练”单元,训练学生对于音、节奏、力度的听辨能力。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218/726.html
上一篇:社会钢琴教育教与学的常见误区探讨
下一篇:初中化学中和反应实验的研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