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理念、方法比较传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新型课堂不断出现,但大多只应用于选修课,

一、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理念、方法比较传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新型课堂不断出现,但大多只应用于选修课,教师对于像基础会计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是比较传统,依然相信板书学生接受起来好,偶尔会制作PPT,使用多媒体播放。大多数高职基础会计课堂还是以老师讲述、学生听的传统灌输模式为主的。

(二)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协调

基础会计除了讲述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编制等会计原理之外还会涉及会计凭证与账簿的实际填制。教师往往只拿出课上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相应的填制,没有再安排相应的实训时间。会造成学生实践部分不扎实,眼高手低,觉得自己会填。但真正到企业里填的时候,还要经过很努力的学习。

(三) 学生理解相应内容吃力,教师不知所措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一些会计名词,理解起来吃力是正常现象,如果此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以干预,会造成学习不入门,整个3年的高职会计学习都会产生厌恶、抵触的情绪,可想而知,他能带着好的武器,进入社会大战场吗?

二、 自主学习模式的定义与重要作用

(一) 什么是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但是这里需要说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引导与无形指挥的作用,做穿针引线人而不是安排任务指挥伙计的老板。

(二) 自主学习模式能给基础会计课堂带来活力

学生角色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的氛围会变得活跃,不再像以前一样上课不专心,集中度不高。

(三) 自主学习模式能给教师带来信心、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先生,而是变成学习的引导者,需要花的心思不只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而是怎样让学生自己消化与接收知识。如果安排、引导合理,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都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设计的各种检测指标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会增加教师教学的信心。

(四) 自主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不断研究学生与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目标与任务,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给教师带来的是各个环节紧凑、高效的有效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学变的有质、有量,自然会解决教师理论与实践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解决学生适应社会岗位能力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三、 自主学习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施

(一) 教学环节

1.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自主预习

(1)教师可以将上次课的相关关键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小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可以借助一些基础会计网络平台,设置相应的游戏形式的检测题,引导学生自主答题,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同时在平台上设置相应的下次课的预习模块,教师引导学生对新授内容有所感知,并建立讨论群,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对于学生预习中的共同疑难有所了解和掌握。

2. 导入新课,确定目标

(1)导入要新颖、简洁,富有启发性,方式要多样。

(2)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将学习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参与课堂学习。

3. 学生学习环节

学生自己根据学习任务,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形成自己对相应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遇到不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学生们组成探讨小组进行探讨与分析,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提前设定相应的要求,比如要求把相应内容做成PPT,展示代表声音洪亮,有独到的见解,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对相应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积极寻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答案;教师对学生展示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323/790.html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校会计专业教与学基于学生
下一篇:西部印象全面诠释陕服杯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