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等数学的教与学探究

来源:化学教与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当今的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数学,数学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必需

1 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当今的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数学,数学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高等数学在大学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既能为后续的专业课提供基础,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生源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数学在教与学上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为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现代数学教学观,确立新的数学教学观念。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学习数学不仅要学到许多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重要的是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些作为知识的数学,所以通常是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很快忘掉了。然而,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2 教师如何教

2.1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过程。教师通过这种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2 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应用型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改变以前的满堂课的理论推导,满黑板的证明过程,而以保证基础、专业需要,突出应用为原则,降低理论深度,拓宽广度,注重高等数学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知道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如何思考才能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积极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3 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注入现代教育元素

在教学方法方面,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运用“讨论式”、“案例驱动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在实际中应用数学。对于信息量大、比较抽象的立体图形,采取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感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来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 学生如何学

初等数学研究的是固定的图形、常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高等数学则是研究图形的变化,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对象是函数。与此相适应,研究的方法也就不同,运算法则也有不同。初等数学基本上是从静止的观点出发,高等数学就不能用静止的观点,而是要在运动中找规律,以解决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所以高等数学始终充满着辩证法。虽然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高等数学要以初等数学为基础,对于那些初等数学遗忘较多的同学应结合高等数学的学习,进行适当的复习。只要初等数学掌握很好,学习高等数学基本上不会有多大的困难。

3.2 抓住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1)课前预习。高等数学课的特点是博,一次课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课前一定要预习,预习的时间要由自己的自学能力来定。预习时,没必要也不可能将新课的内容一一弄懂,只需了解大概的重要概念、公式、题型,哪些问题不好懂。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当然有积极性,而且每次课后都有一种成就感。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330/797.html

上一篇:西部印象全面诠释陕服杯
下一篇:经管类微积分教学与创新思路

化学教与学投稿 | 化学教与学编辑部| 化学教与学版面费 | 化学教与学论文发表 | 化学教与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教与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