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界的“新课程理念”成为热点.那么怎样来理解新课程理念,又怎样来实施呢?
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并不是一种横空出世的全新的东西,而是对原有的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表现在“教”是为“学”的三个方面——“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服务的.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指导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理念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为了能充分地利用这一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即打破应试教育对学生思想和创造性的禁锢,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我们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必须主动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安排,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虽然,现在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愿意转变观念或者是不愿彻底转变,抑或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变化.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让所有教师都能够把新课程理论应用到得心应手,但是必须首先愿意接受新的、进步的东西,才有可能不断地去完善它.而且,只有善于变化、勇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创新的课堂教学,只有富有创意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所以,在新课程理论的要求下,教师必须主动地自我改变,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游戏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注重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意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建构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因为课本里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忽略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探索、猜想等知识获取的生动过程,所以教师要将书本知识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将书本中结论式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知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例如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判定公理的内容再让他们去验证,而是首先给每名学生发了一张画有三角形的纸片,然后让学生随便用什么方法在纸片上再画一个与之全等的三角形,结果发现由于学生不太习惯于用圆规,但是喜欢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所以大部分都是用边角边的方法画出的,还有少部分使用角边角画出的.画完之后让学生将两个三角形剪下来看看是否重合,并让重合的学生回答在画三角形的过程中是让哪些边和角相等;则其余的边和角都相等.让没有重合的同学描述一下画图的过程,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画出的三角形跟给定的不一样,这样一来学生自己就找到了全等的条件,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和补充就达到了学习目标.在讲三边公理的时候,是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给定的三角形.与上次在纸上画三角形不同的是这次发现学生基本上都是用三条边相等的方法,这也说明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确定三条线段长度的方法来做实体三角形,因为这样比较直接、准确、节省材料.但是,让他们在纸上用三边对应相等的方法去画全等三角形的时候,却犯了难,因为在用具体的材料做的时候边与边的角度是可以调整的,直到第三边刚好放上去;而在纸上画的时候没办法进行调整.我让其中一名学生把用橡皮泥制作三角形的过程在讲台前重新展示一遍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制作的过程找到两种方式的共性,并提示学生在纸上画的时候是将三根泥棍抽象成三条线段,在三条边组合的过程中实际上相当于一条线段固定不动,另外是两条线段的一端都与这条线段相接且固定不动,而这两条线段的另一端在旋转中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想到这里有的同学马上叫起来:用两个圆规不就可以模拟两条边的旋转吗?我表扬了这名同学,但并没有告诉他用一个圆规就行了.事实证明她的方法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同学不久又发现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发现学生真是高兴,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产生了由创造到发展的进步,好像他们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方法的人.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全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在这样的情境中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330/802.html
上一篇:数学分析的教与学
下一篇:浅谈物理实验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