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实验的规范
(一)操作的规范
现在的教材和教参中对于实验这一块没有集中的阐述。要做到规范,教师在平时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留心搜集。比如: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制取气体后拆卸装置时要先右后左,先下后上。而且实验操作的规范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师要留心总结,比如:使用胶头滴管时,原来一定要用四指法“竖直、悬空”滴加,而现在,四指法仍要强调,但不一定要“竖直、悬空”,如果试管内有其它液体,再加一种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以免沾到试管壁内的原液体,但如果试管内没有其它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到试管中,碰到壁也可以。再比如过滤时,原来玻璃棒一定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现在不强调紧靠,靠近即可。
(二)语言的规范
教师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对实验进行表达。比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应该表述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再如在检验溶液酸碱性时,不能顺口说成“氢氧化钠和酚酞在一起,变红”。在名词上不能把“活塞”说成“塞子”,将“止水夹”说成“夹子”等等,一旦教师说顺,学生听顺,就很难改过来了。
(三)科学探究的规范
科学探究的规范说白了就是准确性,上教版初中化学课本192页有一题关于探究“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有的老师将题目中的“盐酸”改成“硫酸”,学生仍然按照课本上习题的解答方法依葫芦画瓢又做了一遍,但这道题目的本身就犯了科学性错误。因为NaHSO4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再如将指示剂滴入酸或碱中,在振荡后应静止30s后才能观察现象,而且指示剂变色需要在一定的pH范围内,有的老师未说明,结果学生实验时由于NaOH溶液浓度过大,变红后很快变成无色,他们无法解释。
科学探究的准确规范要求教师不断钻研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教的一亩三分地,要经常学学高一级本学科的内容,读读最新期刊杂志,看看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新进展,了解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知识,让自己的业务精、眼界广。
二、学生分组实验的规范
(一)课前——预习实验
尽管大多数老师要求学生在分组实验前进行预习,但能做到的学生很少,以致进入实验室要做什么实验也不知道,更谈不上思考与探究。这可能与教师的要求力度不够有关,教师在实验前如同其它作业一样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做好后上交,教师批阅。也可以在实验前花5—10分钟时间由各组组长带领其他同学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时——规范实验
在学生实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取用药品后没有马上盖好试剂瓶,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药匙随手放在桌子上;酒精灯点燃后不管是否使用一直到下课离去时才熄灭等等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实验时教室里笑声、叫声、说话声响成一片,嘈杂、纷乱,学生将实验课当做是休息课。
这时,教师要不断要求学生:做实验也是在上课,要认真对待。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实验室安静,不乱动仪器、药品,不乱做实验,实验时养成边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操作规范、药品用量规范,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洗涤仪器,清理桌面、水槽,经老师检查合格才能离开。
教师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起到一个引导、督促的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实验的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管理,让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用手做、用眼看、用脑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实验上,避免学生将实验当游戏。
(三)课后——规范报告
实验结束后,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不仅要记载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而且要认真解答实验问题、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等进行深入思考,如果要画实验装置图,必须按照大小比例合理搭配,不仅要画对,而且要画像。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学生讨论等形式进行,必要时可加做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规范才能起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目的。
三、实验习题解答的规范
(一)专业用语要规范
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或写错名称的。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虑”;“振荡”不能写成“震荡”;“坩埚”不能写成“坩锅”;“活塞”不能写成“塞子”、“阀门”等等。
文章来源:《化学教与学》 网址: http://www.hxjyxzz.cn/qikandaodu/2021/0708/951.html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与学有效性的思路研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职数学教与学